文章来源:浙江工业大学
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、首批国家“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”(2011计划)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,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。

学校现有64个本科招生专业,学科涵盖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、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。其中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;21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。建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、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,位列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19位。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,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;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,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3个;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,其中专任教师2400余人,拥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220余人,其中两院院士6人。
人文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22日,前身是1999年9月成立的原人文学院和2000年成立的原人文艺术学院;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,200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。
学院下设广告学系、广播电视学系、中国语言文学系、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及汉语国际教育中心,有广告学、广播电视学、汉语言文学、播音与主持艺术4个本科专业,中国语言文学、新闻传播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新闻与传播、国际中文教育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,以及文化传播与媒介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。全日制本科生1250余人、硕士研究生240余人。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特色专业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、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,并于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、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。广播电视学、播音与主持艺术、广告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中国语言文学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、浙江省一流学科,建设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——浙江工业大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心;新闻传播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,60%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,其中正高级18人、副高级31人、博士(后)41人。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、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、全国广电行业领军人才、浙江省特级专家、浙江省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、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浙江省151人才、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、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。
“十三五”以来,学院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、重点和一般项目37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、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6项;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60余部;发表高水平论文330余篇,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5篇、一级期刊论文160余篇;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二等奖3项,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5项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优秀奖2项。
学院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任务,坚持“知行合一”人才培养理念,建有浙江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——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。中心先后入选了浙江省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,包含数字音视频实验室、数字影视制作室、数码摄影实验室、广告设计实验室、小型演播室、虚拟演播室和中型演播厅等,总面积2100多平方米,主要仪器设备950余台件。
近年来,人文学院积极开拓,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,全方位融入地方社会发展。为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、加纳大学孔子学院输送高水平师资,并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(CLEC)合作建设国别中文教育研究中心,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建立国际中文教育实习实践交流基地;还建设有浙江网络生态研究中心(与省委网信办共建)、未来媒体研究院(与省广电局共建)、浙江省创新理论传播研究院(与省社科联共建)、浙江省数字广告研究院(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)等一批省域治理现代化高端研究院,以及浙江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(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立项),获批教育部平台——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,成立南宋古都研究院,为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搭建了一系列高层次平台。
人文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力量、一流的教学设施、先进的教学理念、优良的教学质量和浓郁的学术氛围,为学生潜心攻读、成长成才提供了优越条件。

丨通讯地址丨
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88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
丨邮编丨
310023
丨学院联系人丨
吴老师
丨联系电话丨
0571-85290793
丨电子邮箱丨
744370580@qq.com
丨浙江工业大学网站丨
http://www.zjut.edu.cn
丨浙江工业大学人才招聘网站丨
http://www.rczp.zjut.edu.cn
丨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网站丨
http://www.rwxy.zjut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