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海交会带来超过15000个海外人才需求岗位

文章来源:大洋网

昨日,以“聚全球,创未来”为主题的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5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(以下简称“2023海交会”)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。

虽然时值广州近十年来最冷冬至,2023海交会现场却“热火朝天”,带来超过15000个海外人才需求岗位,预计吸引两万人次现场参会。

54615873_abd2058a-760b-4b51-84af-df7c391a646f.jpg

今年是海交会创办25周年。作为中国规模最大、层次最高、影响力最强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平台,海交会通过展览、论坛、路演、招聘、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活动,向世界发出“海交知己,广聚英才”的诚挚邀约。

打造高地:

广州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

海交会作为国家级的招才引智重要平台,自1998年在广州创办以来,累计吸引了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位高层次人才参会,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国战略中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54615873_00335171-277b-4e8c-9311-d44863fcf06f.jpg

开幕式上,多位嘉宾围绕搭建引才引智平台、发挥海外人才作用、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等话题展开探讨。

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姚望介绍,长期以来,欧美同学会大力支持海交会平台的引才引智工作,连续多年在广州举办全球百城同台海外人才招聘大会活动,推动高层次人才的落地。海交会作为欧美同学会发挥人才库作用的重要平台之一,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、实现梦想的舞台。

“国际竞争、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,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高水平人才支撑和引领。”姚望说,广大留学人员是推动创新、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,更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,欧美同学会将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,坚持全球视野,努力为人才打造广阔的发展平台,吸引全球范围内的宝贵人才。

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,当前,广州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强市、科技创新强市、人才强市建设,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。

广州市相关领导在致辞中提到,广州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,推出更加精准有效的高端人才服务政策,全面启动外籍“高精尖缺”人才认定标准试点,培育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。广州在2023“自然指数-科研城市”排名跃升至全球第8位,在“魅力中国-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”排名首度位列前三。海交会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需求单位之间搭建起了互联、互通、互融的桥梁,为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。“诚挚欢迎海内外英才通过海交会平台,深入了解广州创业就业环境,寻找更多发展契机,广泛开展交流合作,在广州这片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实现价值、成就事业。”

云舟生物董事长蓝田:

讲好城市故事 “高调”招揽人才

海外人才为什么选择广州?云舟生物董事长及首席科学家蓝田博士用自己的经历亲身说法。他直言,自己是在早年参加海交会后,看到自己从事的科研领域有商业化的空间,于是开始了创业生涯。

“来到广州后我觉得非常惊喜,这里的创业环境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。”蓝田说,“广州给了我们很多大手笔的支持,大到人才政策,小到交通住宿、柴米油盐,都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支持。这让我们可以专心干自己的事情。”

来到广州将近20年,蓝田也见证了多年来广州取得的发展与进步。“早年缺少一个药剂,要去外国购买,可能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。”蓝田说,“现在一些常规的,甚至说比较高端的设备都有国产的,渠道也十分便利。”蓝田希望未来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能逐渐成为世界的领跑者。

蓝田认为,广州地处大湾区,融资环境、创业环境、人才储备等极具优势;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实力也很强,某些分支也走在了世界前列。同时他强调,招揽人才不能“低调”,要学会“讲故事”,把广州的故事讲得更多、更好。他也在现场“支招”:启用科研专业对口的招商人员,或是挖掘更多有成功创业经历者分享他们的故事。

广汽研究院首席专业总师吉·马可·马里奥则对想要来广州工作发展、开拓自己未来的海外人才分享了自己的感受。他表示,广州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。“广州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,它保持着非常快速的发展和增长速度,人才来到这里,能够加入大湾区的高速发展列车。” 马可说。同时,马可还认为广州有着想象、创意、多元、包容的价值观,在过去的几千年一直和世界保持着紧密联系,“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这里,我并没有觉得被孤立,反而很好地融入了这座城市。”

港科大(广州)校长倪明选:

人才不论文章数量 更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

集人才之能,聚创新之势,是海交会25年来不变的主线。参与人才数量、质量的爬升,见证引才“南大门”越开越大;招才揽才者的变化,亦见证了广州、湾区乃至全国创新生态的提升。

“现在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,每一次工业革命对劳动力市场都有颠覆性的影响。最早我们讲第四次工业革命是自动化、信息化,从去年底开始生成式人工智能又将自动化往前带了很大一步。” 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校长倪明选以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主题发表演讲。

倪明选表示,新的发展阶段需要“新质生产力”,即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,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、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。“数字化转型、高质量发展,这主要靠人。因此人要能跟上技术,和新技术发展与时俱进,产生更多的创新想法。” 倪明选说。

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?倪明选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培养、选用的看法。“港科大(广州)不会考核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。”倪明选认为,对人才来说,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科研影响力不能只从写多少文章去评判。

倪明选表示,港科大(广州)招聘相当大部分教师都是名校博士毕业生。不少应聘者在学术方面尤其是某个尖端领域十分杰出,但只有这点是不够的。“有的研究人员可以把很多问题都研究得非常好,可是到底应该去解决什么问题?他们可能不知道工业发展过程中哪些领域存在问题需要解决。”

因此,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上,港科大(广州)采用多序列的教师聘用和发展路径,除传统序列也启动了“工程师序列”。倪明选以该校聘用的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为例:“在建造大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遇到的实际问题,这在学校里是看不到的。他能让我们见识到更多的场景,对年轻教师的启发很大。”

倪明选在现场打起了“广告”,强调学校与所在区域的吸引力:“南沙、广州、大湾区的产业生态越来越好,建校一年半,已经与许多企业建立深度联系”“小孩的教育上,学校旁边就是民心港人子弟学校;老人医疗上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(南沙)医院今年3月开业……”他也提到对人才的期待:希望能够招到各个不同领域、不同背景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。“或许他没有写那么多的文章,可他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,这是更加关键的。”倪明选说。

记者巡馆:

各地创新创业环境来一场“大比拼”

正如云舟生物董事长及首席科学家蓝田所言,招揽人才,不能只拿出人才政策,而更应彰显城市综合实力,用科技、用产业、用环境讲好“城市故事”。2023海交会设置了新起点·广州展、 广州创新创业环境展、国内省市创新环境展和人才项目综合服务展等四大主题展区,面积近3万平方米,展示各地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创新成果,犹如各市各区的“大比拼”。

由广州实验室牵头研发的来瑞特韦片,跑出了14个月获批上市“加速度”;由琶洲实验室带来的脑机AI情绪调节系统,前瞻着人类脑机接口未来;广汽埃安推出的昊铂ssr,是我国第一台量产超跑,100%自主设计、自主研发、自主智造;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参与联合创立的诺诚健华,自主研发了奥布替尼,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MZL(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)适应证的BTK抑制剂……在新起点·广州展中,可以看见原始创新策源之城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“串珠成链、集链成群”。

来到黄埔展区,来自达闼机器人的柔美人形智能服务机器人运用34个关节“翩翩起舞”, 往里走,慧智微、黑格科技、亿航科技以各自领域的“全国最早”“全球最大”纪录亮出科技实力,另一端,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开门迎客;在番禺展区,小鹏汇天以一实一虚描画着智能电动飞行汽车的未来,现场展品是续航24分钟、不带轮子的旅航者X2,电视机里是面向未来立体交通、带轮子又有“翅膀”的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;白云展区展出了超小型激光加速器癌症治疗装置模式;增城展区展出了双向弯折的AMOLED屏幕……让海外高层次人才“一站式”感知广州的创新浪潮,探寻未来施展才华的舞台。

作为“国字号”引才引智平台,海交会现场还汇聚了北京、上海等不同城市的展区。

北京展区“用科技实力说话”,比如来自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公司的机器人,能动作轻柔地“倒茶”“滤茶”甚至“敬茶”。上海展区工作人员则“推销”起人才政策:“广州打造了‘广聚英才’品牌,我们也有‘留·在上海’品牌;海外人才居住证有‘17+N’个待遇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