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高端外国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召开

文章来源:四川发布

12月10日,四川省高端外国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召开,听取在川高层次外国专家对我省科技创新、智力引进和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,为谱写治蜀兴川新篇章集聚更大合力。

座谈会上,多位外国专家代表纷纷谈起自己在川工作生活的感受,并提出许多真知灼见。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,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巴赫•库萨诺夫真诚地表示,成都是一个让他梦想成真的地方。深有同感的中国政府友谊奖、“天府友谊奖”获得者,成都大学教授关国兴说,“在四川生活的16年,也让我对于见证中国的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感到高兴和自豪。”同时他建议,制定并推行针对外籍科研人才的引进配套政策,同时构建外籍专家可以参与的产、官、学交流的合作平台和机制,可以更好整合外籍专家的学术、社会资源。

近年来,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,人才作为第一资源,创新作为第一动力,不断完善外国专家人才来川工作和交流的政策环境,着力把海外人才和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,推动创新要素加快集聚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,四川在国家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愈发凸显。

在高新技术方面,一批外国专家和团队聚焦新材料、轨道交通等领域开展重大科研攻关,为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工程化样车及实验线、动力电池安全性能提升等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。

在农业创新方面,选育推广优质农畜新产品,集成示范高效栽培、绿色防控、生态养殖等新技术,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、增产增收。

在社会发展方面,积极推动疫苗临床试验国际合作,在生物医药、生命健康、防灾减灾、节能环保等领域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,研发了一批创新产品。

在人才培育方面,数百名国外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深度参与我省高校31个重点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,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化的基础研究人才。着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,几百名外国高端人才和我省相关企业、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带动一线青年科技人才的能力提升。

着力国际化人才培养,依托国际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,实施出国(境)培训项目,年均培训我省科技人才上千人,提升了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视野。

在促进国际合作交流方面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科技合作,积极参与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,中国新西兰联合实验室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库,建成了世界钙化自然遗产研究和保护联盟、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国际组织,合作对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推动国际创新资源和成果共用共享,与国(境)外企业、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实施重点科技项目百余项,特别是疫情科技攻关项目支持的多种疫苗在菲律宾、南非、巴西等国开展临床试验,8款检测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,销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。推动中外科技人才人文交流,积极参与中非低碳循环农业交流会、四川巴基斯坦高校科技教育合作对话会等国际创新活动,阿根廷作为主宾国参加了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。